扬州翻译公司 扬州翻译机构 扬州翻译公司
123

语言艺术融入了他们的生命

很少有人知道,在1993年10月的首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不多的几部国外影片的翻译使用的是“译意风”(现场同声翻译),现在的观众甚至很难想象那种场景。 昨日,凤凰网上海电影节活动“永不消逝的声音——致敬经典之译制片”在上海电影博物馆举行,记者采访了老中青三代配音演员以及上影节的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到上影节中影片翻译方式的变迁,从中可以透视出如今中国电影译制片的发展方向。

市场开放有比较

上影节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电影节头几年里,使用的是“原声本国语言解说”,也就是俗称的“译意风”,一边放原片时一边有人解说,不仅要说清故事基本发展内容,还要担任片中人物对白的表演。此后逐渐演变成大家都熟悉的中文配音版。而如今的电影节,“原声片”配字幕版大行其道,这是最基本的译制片,也是最快能让观众看懂国外电影的方式。

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电影院里只有“配好音的译制片”,那时候配音的语言台词较现在而言更具有艺术性和美感,因为听不到“原声”,所以配音演员在语言的塑造和表演上就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上海电影译制厂青年导演詹佳告诉记者,现在做“译制片配音”其实会比过去更难一些,因为国际接轨,市场开放,观众可以听得到原声了,就会有比较。“我们现在做片子都是尽可能贴近原片去表演,无论人物的声音粗细,还是语调、语气上都力求和原片保持高度一致,语言上也更松弛,更生活化自然化一些。为的就是让观众不跳戏,不要感觉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说中国话很奇怪。”

配音依然有市场

那么,现在的上影节观众还看不看配音版的译制片呢?记者昨日去影院随机采访了一些观众,9成以上的人表示自己愿意选择“原声字幕版”,年龄越大越喜欢“中文配音版”。不过也有例外,上海大学的学生梁小姐告诉记者,对于那些经典的译制片,自己还是很喜欢的:“现在永远找不到那时的感觉了。”25岁的白领陈小姐说自己最近刚看的一部配音影片是正在上映的《星际迷航》,“主要想看画面,怕看字幕耽误功夫。”可见,中文配音版的译制片在年轻人中依然有其自己的市场。

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苏秀昨日接受采访时表示,电影是靠画面和语言来表现的一种艺术,因此,听不懂外语的观众一边看画面一边看字幕会极大地破坏掉电影本身的完整性,对于无法体会外语文化的人来说,看了这种译制片实际上并不等于真正看懂了电影。詹佳也表示,对于一些剧情相对复杂的外语影片,如《盗梦空间》《达芬奇密码》,字幕版可能让观众错过很多画面细节,配音版就没有这个负担。

双向选择有保障

上海国际电影节字幕翻译组负责人鞠里表示,对于一个电影节来说,由于外国影片数量多、筹备时间短,选择通俗易懂的“原音字幕版”翻译方式是最快捷、最有效的。在今年上影节进行展映的300多部影片中,字幕版占据了百分之百。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刘广宁认为,如今人们的娱乐活动多了,在电影上也有更多的选择,有人喜欢看原声字幕版,有人喜欢听中文配音版,都很正常。作为海纳百川的上影节电影市场来说,双向选择才有更多的保障。

据中影公司发行部的张先生透露,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大城市放映电影时,中文配音版的场次是少于原声字幕版的,其他二三线城市还是以中文配音版为主,所以中文配音和原声字幕在中国基本是一半对一半。活动主持人、电影评论家史航认为,对于那些经典的译制片以及那些为了中国电影配音事业奉献了一辈子的表演艺术家来说,让影迷记住他们的是他们身上的艺德和职业素养:“在他们的身上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潜下心来钻研每一句台词,语言艺术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命。” 本报记者张艺


来源:新浪新闻晚报


  • 相关文章

热门城市:
扬州区县导航: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